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com.tw,最快更新中国脊梁最新章节!

    24、

    挖知了

    童年时代里,基本上没有吃肉的印象。

    那时候,生活物质极度匮乏,家家都难得能吃上肉。但在北方的农村里,夏天孩子们能自己找点肉来解馋,而且找来的肉比一般家禽的肉还香,那就是挖知了来吃。

    北方人说的“知了”,就是蝉。每到初夏以后,北方的榆树、槐树和杨树上,就是蝉的天下,到处是烦人的蝉鸣,此起彼伏,连晚上都要睡了都还听得到蝉鸣。

    到了仲夏,尤其是一场场的夏雨后,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候了,因为到了捉蝉的最好时节。不管是自家院子前后,还是村边的树丛中,到处是拿着小铲子挖知了的光腚孩子。在北方,未蜕皮的蝉孩子们称为“节留龟”。

    孩子们挖知了的本事,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要首先找大一些的树和树木比较集中的地方,因为大树是上年蝉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蝉产卵最多的地方。秋天,蝉卵产在树叶上,随风凋零在大树周围,蝉卵也慢慢沉落到附近的泥土里。

    一两年后,这些卵才会变成知了的幼虫。我家院子里的榆树多,往往在树下挖个坑什么的,就能看见没长成个的幼禅:幼禅形状是有了,只是个头大小不一,外面的壳子也是白色的。那时候,我们也就像是挖到了宝贝,一定要将这白白嫩嫩的幼蝉捡出来,晚上在火上烧着吃了。

    每到它们在夏天要出土的时节,都是从泥土深处缓慢往上打洞。到达地表时,如果地面干旱,它们往往被坚硬的地表土卡住,几天、十几天甚至个把月都钻不出来。所以,这些小东西也非常渴望下雨。

    一场密集的夏雨后,地表松软潮湿了,它们就迫不及待地用两个坚硬的前爪将地面挖来一个很薄、很小的洞口,等待傍黑时的破土而出。

    帮黑十分,如果正好小孩子走过,就可以直接捡到刚出洞口朝树上爬的知了。这时候的知了还没有孵化,肉质鲜嫩,是最好吃的时候。如果没有直接捡到知了的运气,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来寻找他们的洞口。

    知了开始挖的洞口很小,是它们用来望风的;直到天黑后它们才将洞口挖大,直接爬出来。没有技巧的,还一时辨认不出这些小洞来。有时候,大树周围有很多是已经没有了知了的空洞,大洞套小洞,层层叠叠,辨认时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的。

    一般找到知了洞时,孩子们是先将洞口用指甲挑开一点,看知了在洞里的哪个位置蜷缩着。然后,用小铲子在洞旁边铲土,几下子将土挖开,就将知了逮住了。

    有时,孩子们手里没有小铲子,但也有捉它们出来的办法。如果直接用小指去洞里抠,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东西也不是省油的灯,它们会躲避着慢慢往下出溜。有时候,他们的洞还很深,一时真拿它们没办法。

    这时候,孩子们就在旁边找一些粗草茎,慢慢伸进洞里。知了们出于本能的防备心,马上就用两个带刺的前爪马,死死抓住草茎不放。看着知了抓住了草茎,孩子们就慢慢往上提溜,一下子就将知了提溜出来。

    天黑后,是知了们集中出洞的时候。这时候,视线也开始模糊,即使孩子们趴在地上也看不清楚啥了。于是,村边的树丛里,就到处晃悠着农村里比较原始的提灯。那时候,手电还没有普及,那些烧柴油的提灯就成了捉知了的最好工具。这时候,提灯的作用不是照哪里有知了洞,而是照树上哪儿有知了。

    知了有个习性,只要是爬出了地面,附近哪里高就爬到哪里去吹风,等着身上的外壳被风吹干后就可以蜕变。所以,一旦知了出洞,都是一副急急忙忙的投胎像,匆匆爬到树上、草上甚至一些土墙上,只要是高处就行。

    这时候,树干上也都爬了三三两两的知了,一把抓住就是了。也有速度比较快的知了,已经爬到人伸手够不到的地方,孩子们有随身带着竹竿或木棍的,就发挥了大作用。随手一扒拉,那些知了就“吧唧”掉下来,成了孩子们腹中的美餐。

    有时候,也有动作快的知了,早趴在树干或者树枝上等待孵化。

    知了孵化是先将背部的硬壳崩开,之后头部艰难地从裂缝中伸出来;之后是前爪,再以后是腹部也爬出壳子。爬出壳子后,蝉就趴在自己的壳子上晾着,不久,那对原来紧缩在肋下的细小翅膀就在风中逐渐伸展开。

    这时,原本穿着金色坚硬外壳的知了,就变成白嫩的蝉;如果到了半夜或者早上,蝉外表的白色就会遇风逐渐变成浅黑色和深黑色。

    在知了刚脱皮(蜕皮)的时候,它的肉质虽然赶不上刚爬出洞的时候,但还是很鲜嫩的,吃起来味道还是很好。但一旦外表变成浅黑色或黑色了,就不能吃了;这些黑色的蝉,就只能捉住喂鸡。

    那时候,村民都很难吃饱饭,家里喂的鸡也是皮包骨头。

    为了让这些鸡多下几个蛋,大人就在天尽黑后,抱来一些麦秸在树下点燃,那些知了见到火光后,会像扑火蛾子一样朝火堆飞下来。大人们就用扫帚将这些知了扫起来,装在袋子里,带回来喂鸡。

    但点火堆引诱这些知了的办法,一般是在快立秋的时候。“人生一世,草活一秋”,这些知了的寿命一般由夏至秋,也就差不多了。这时候,知了们的寿命不长了,抵受诱惑的能力也很弱,极易上当。

    还有一种高级的捕蝉的办法,就是用面筋来粘。

    有些半大的孩子,一般干完农活,回来都比较晚,不屑于和孩子们一起趴在地上找知了洞。就回家洗把脸,自己和点白面,在盆子里放上凉水,用力揉搓,等面团里的面粉淘洗出来,剩下的就是很有粘性的面筋。

    孩子们将面筋团在手里,拿根竹竿就出来了。在天似黑不黑的时候,看到树干高处的知了后,就将一小块面筋粘在竹竿头上,举起竹竿,三戳两戳,就将知了粘在面筋上。用这种办法,往往比我们这些遍地找知了洞的孩子收获还多。但对于我们这些小点的孩子来说,用面筋粘知了的办法,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捉到知了后,孩子们一般是装在瓶子里,但这些小家伙,即使装在瓶子里还是会蜕皮的,只是速度比在树上或草木上要慢点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