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颜色,帮助艇员克服幽闭症。
此时的德国核潜艇还没有豪到安装游泳池和电影院,只能尽可能的安排其他娱乐设施。而且要不是为了穿越北极,他们也不会连续半个多月不上浮。
随着上浮的命令,高压空气进入了压载水箱之中,在排空了海水之后,浮力大于重力,潜艇在水下飞快地上浮。突然间,潜艇的艇首如同蛟龙一般,从海面一跃而出,随即又重重的落到海面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
核潜艇露出了它那流畅的外形,尤其是它的指挥塔,几乎是和潜艇的艇身合二为一的,看起来相当的漂亮。下面宽,上面窄,指挥台围壳的外形很象一个流线型的小轿车,这也是为了降低阻力。
一个水手上前拧开舰桥的舱盖,残留的海水夹裹着凌厉的海风倾泻而下,周围的人冷不丁打了个冷颤。潜艇内部因动力和机械设备的运转,常年保持三十度以上的高温,犹如炎热的撒哈拉沙漠一般。
“好冷!”众人急忙找大衣穿上,顺着梯子爬出舰桥来到甲板上。虽然现在是北极极昼期间,太阳正当头,可依旧让人感觉到寒风刺骨。但是闻到这清新的空气的味道,水手们夸张地张大嘴,贪婪地呼吸着微微带着海腥味的空气。
领航员则非常尽责的拿着六分仪进行方位校准。
六分仪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的夹角——最常用的是测量天体与海(地)平线或天体与天体之间的夹角。测出夹角,再查得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能确定观测者所在的纬度。这对航海有重大意义。自18世纪面世以来,六分仪一直是重要的定位和导航工具。
他们的核潜艇使用的是惯性导航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是陀螺。陀螺是稳定的,通过相对位置的测量,就能够知道潜艇自己的加速度,然后,只要对加速度经过一次积分就可以得到航速,经二次积分得到航程,和出发时候的位置进行对比,就可以进而算出潜艇所在的经度、纬度、纵横摇角、速度、航行距离和航向等导航参数。
这玩意并不是什么先进科技,早在1852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为了验证地球的自转,制造了最早的傅科陀螺仪,并正式提出了“陀螺”这个术语。20世纪初期,德国探险家安休茨想乘潜艇到北极去探险,于190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航海陀螺罗经,开辟了陀螺仪表在运动物体上指示方位的道路。与此同时,德国科学家舒勒创造了“舒勒调谐理论”,这成为陀螺罗经和导航仪器的理论基础。
可惜,就算是后世的光纤陀螺仪、激光陀螺仪等先进仪器都会出现误差,更别说此时的机械转子式陀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也会不断的积累,因此每隔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适当的校准。
领航员捣鼓了一会儿手里的六分仪,向艇长报告道。“艇长,我们的航向出现了偏差,大概与原定路线偏离了20度左右。”
艇长不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些都是他们预料之中的。刚要说什么,一个负责警戒的水手大叫起来。“艇长,那块冰山朝我们漂过来了!”
艇长顺着那个水手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远处慢悠悠的漂来一座冰山,那冰山的块头有一辆卡车那么大,而熟悉海况的人都知道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下,冰山水面上下的体积比例大约是1:9。
“准备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