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秦书凯早把别人的眼神看在眼里,心里说,狗日的,官场,不管什么地方,都是很势利,都是巴结上一级如老子,看下一家如孙子,笑着说,感谢老领导指导。
曹书记说,小秦,你敬我酒,还是老规矩,你二我一啊。
这话说起来,还有说道,曹书记当年到普水考察工作的时候,秦书凯还任普水县组织部长,曹书记考察普水干部公选工作结束后,在酒桌上,秦书凯敬酒的时候就对曹书记说,自己喝两碗,曹书记一杯。
真没想到曹书记连这样的小事都还记得,这说明,他对秦书凯的酒量还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这机关里头的干部想要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这酒桌上的讲究不得不提,很多领导提拔某个人的契机,很有可能就是从酒桌上来的,这里头的学问太多,也太大,从坊间和网络上流传的一些顺口溜中足见一斑:“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两,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能喝不输,领导秘书;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有人甚至还总结了做官口诀:“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当官得有酒量,酒量成为一些干部晋升的有效平台。有人戏言,今后考察干部要考察“酒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商量;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最放心。”
勿庸置疑,在当今社会里,能喝酒已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必备能力,更是干部提拔不成文的必要“条件”,在很多领导们看来,酒场就是战场,酒风就是作风;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河南省的一位县委书记为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到上面跑项目,对方说喝一杯酒给10万元。该县委书记不惜牺牲自己,连续喝了28杯。连权倾一县的诸侯原来也有那么多辛苦和无奈。在这种官场酒文化中,没有酒量的官员能混得下去吗?没有酒量,不仅自己的身体吃不消,而且根本无法与官场主流保持联络,拉近距离。所以,整个官场形成了一种“无官不酒”、“无酒不官”的中国式独特酒文化。
“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这几句顺口溜正好诠释了这种酒文化的特殊作用
在这种官场酒文化背景下,那些“酒精考验”的干部,就有可能脱颖而出,2008年广东阳东县政府派人前往重啊庆,公开招聘县政府接待办公室的接待人员。招聘条件是:身高1.62米以上未婚女性,能歌善舞,酒量至少白酒一斤。并承诺“干得好的,一年后有望转为公务员。”
2010年7月江西抚州市乐安县举行了一场只面向女性的事业单位招考。面试先于笔试进行,成绩占总分八成,喝酒、跳舞和乘车“遛弯”成为面试内容,酒量、斟酒动作、舞姿、仪态举止及是否晕车都列入考察范围,最终6女入围。之所以招聘“美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喝酒”工作需要。
美女敬酒有优势,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样的“酒女”是不是在锻炼一两年后也会被当作引进的“人才”破格提拔?笔者不敢妄加推测,但在当前大胆提拔使用“年轻干部”的今天,再加上能喝酒的“特殊才能”,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大。
当晚,秦书凯陪着曹书记喝了四碗酒,如此一来,曹书记就很高兴,曹书记高兴了,酒席上众人才能全都表现出高兴的神情,因为曹书记才是这一桌子最重要,最关键的客人。
秦书凯敬完一圈酒后,适时的从包间里退了出来,自己这个级别的干部,跟在座的各位肩膀都不一样高的,除了喝酒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共同话题,既然已经完成了赵晨阳的叔叔交代的事情,自己也就到时候撤退了。
出来的时候,跟着祝郭云来的一个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把秦书凯送了出来,到了门口还说,小秦真是年轻有为,有魄力,以后经常联系啊,到了省里一定要多到我那儿去,这样才能都联系。
知道秦书凯和曹书记的关系很不一般,那是自己巴结的对象,谁不定哪天就需要秦书凯帮助自己说话了,官场,就是这个鸟样子,要多栽树,以后才能有乘凉的机会啊。
秦书凯就和这个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