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com.tw,最快更新万里河山别样红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二)

    阎锡山的担心并不是小题大做,实在是朱庆澜的过往不凡,威望太高了。

    朱庆澜虽然不象阎锡山那样是老同盟会员,也不属于北洋嫡系,可从辛亥到民国,在其离开政界之前,朱庆澜的影响力与阎锡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辛亥年武昌首义后,朱庆澜就在四川举义,并被当时的**党人推举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民国元年,朱庆澜又被袁世凯聘任为总统军事顾问;1913年秋到1914年,朱庆澜先后任黑龙江省护军使兼署民政长、黑龙江省护军使兼巡按使、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等一系列要职。

    1916年朱庆澜就任广东省长,第二年兼任广东新军司令。张勋复辟时,朱庆澜率先通电声讨。其后,又请孙文到广东主持“护法”,并从省长警卫军中拨出20营改编为护法军。而孙文以则这20营兵力为基础,创建了第一支属于自己控制的军队。也正是因此,朱庆澜才被南京当局奉为党国元老。

    不过,因拨给孙文20营兵力,朱庆澜也因此触怒了段祺瑞,并因此离开政界,寓居上海。

    1922年,应张作霖之邀,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作为一个外来人员却在奉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5年因当年老部下郭松龄举兵反奉且杀了与朱过从甚密的另一位老部下姜登选,加上其他一些事情影响,朱庆澜心灰意懒之下,辞职而去。此后,便长期从事慈善救济事业,因救助华北、西北以及长江流域的无数灾民而在民间享有“万家生佛”、“活菩萨”之称。

    九?一八之后,朱庆澜又联络各界人士,组织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自任会长,积极募款支持东北义勇军。其后,又筹措物资、粮饷支持19路军上海抗日,为热河抗战、长城抗战以及冯玉祥的察哈尔同盟军提供帮助。

    不过,朱庆澜的支持义勇军抗日等举措也招来了南京当局的顾忌。在长城抗战之后,南京当局便将退到察哈尔的东北义勇军进行整编,同时严禁关内为东北义勇军提供支持以免触怒日本人。这在实际上对朱庆澜的行动造成打压,对关外义勇军的支持也被迫停了下来。

    在遭到南京当局打压之前,朱庆澜曾出任国民党监察院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但从33年4月起,只挂名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

    实际上,除了因支持抗日而使南京当局顾忌外,朱庆澜还无意中得罪了一些南京的大员。由于多年救助灾民且帐目清楚,朱庆澜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国内外不少人都愿意把救灾物资和资金直接提供给他。这便无形中就挡了一些大员们的财路。

    在原本历史上,长城抗战后朱庆澜在南京当局那里就颇受冷遇,直到35年夏,国内灾害四起的时候,南京当局才给了朱庆澜一个中央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的头衔,以借助其在民间声望和救灾行动,为政府脸上贴金。不过,当抗战开始,海内外捐款剧增的时候,一些大员为了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便无中生有地诬陷朱庆澜“财政不清”,并最终迫使其成立的抗日后援会解散。

    但现在,因赵振中等人的出现,特别是以海外华人名义成立的华美公司在国内救灾上拒绝同南京当局合作,并且只认朱庆澜,这就使得朱庆澜的境遇比原本历史上要好许多。而南京当局为了利用海外资源救灾,同时减轻自己财政、舆论上所面临的压力,对朱庆澜的救灾行为也便睁一眼闭一眼。

    象朱庆澜这样在民间有巨大声望,与各界又有良好人脉的人,若是再有了自己的地盘,那发展成割据一方的势力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因此,当听到朱庆澜开口向自己要地盘,饶是阎锡山迭经风浪,可心念电转间也有一丝紧张:平津那边日本人逼迫日紧,若是朱子桥这个时候跳出来,华北的乱子可就更大了;而若是朱子桥看上晋、绥两省的地盘,自己今后可有的麻烦了。

    就在阎锡山朝坏处想,并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应对的时候,朱庆澜却大笑起来:“哈哈,阎百川啊阎百川,都这把年纪了你还口不应心”

    借着酒意,朱庆澜指点着阎锡山笑道:“你放心,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黄土快到脖子了,可不想再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地争什么。向你要地盘,只不过想为国内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求得一个安身之地罢了。只要有块地盘安置灾民,能让他们垦荒自救就行。你放心,粮食、衣物等日常用度我自行想办法,绝不向你伸手”

    听朱庆澜如此说法,阎锡山心下大大松了口气。

    “山西这边山多地少,田地又多是有主的,难以容得下。绥远那边地广人稀,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前几年,子桥兄不是曾经和宜生联手,向那边转移了不少灾民么?这次不妨照旧。”心情转好之下,阎锡山也便出了个主意。随即又问道:“不知子桥兄准备转移多少灾民?”

    “具体可不好说,那要看国内灾情状况。若是北方省份灾情不大,还可能用不着转移;可眼下旱灾严重,夏粮减产已是定局,若秋粮也没有收获,恐怕几百万灾民都不见得多。”朱庆澜并没把话说死,“若北方省份真的有大灾,不管是走平绥线还是正太路,都要经过山西,届时还望百川不要为难。”

    尽管朱庆澜保证不伸手要物资,可阎锡山还是有些担忧。国内这些年是大雨洪灾,小雨涝灾,无雨旱灾,每年只是灾情严重程度不同罢了。若是再有个几百万灾民到绥远,这地方安定就是个大难题。毕竟,绥远那边好多地方是属于“蒙地”,是属于蒙古各盟、旗王公贵族们的。几百万灾民过去,那可是要从他们手里抢地的。

    前几年朱庆澜能向那边转移两百多万灾民,那是因为连续几年的大灾之后,绥远境内人口缺的厉害,转移人口补充劳力是各方当时都能接受的事情。而现在,若是再移转几百万人口过去,恐怕乱子就要来了。作为负责晋、绥两省安定的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若转移过去的灾民和蒙古王公发生冲突,不管阎锡山打压哪一边都是得罪人的事情,都会使其名声受损。

    “子桥兄,要是灾民数量少点那肯定没问题,可今年秋冬若是再有几百万灾民到绥远恐怕行不通啊。”阎锡山咂了咂嘴,把自己心中的担忧和朱庆澜说了一遍。

    “那你说怎么办?国内现在属于当局控制的,也就绥远还算地广人稀能安置大量灾民了。”朱庆澜满脸为难。

    国内地广人稀的地方原本不少,东北、华北的察绥两省,以及西北各省。可现在东北被日本人占了,西北被人民军占了,华北的察哈尔也面临日军兵锋,剩下的只有绥远了。

    这些情况阎锡山自然知道,当下他也在心里“东北、华北、西北”的沉吟起来。募然,阎锡山心中一动,便问道:“子桥兄,你刚从西北那边过来,依你看,西北那边怎样?”

    “我这几天净忙着和孙子、孙女同处了,连来带去一共不到10天,能了解个啥?只道听途说了些零碎而已。”朱庆澜稍一停顿,组织了下话语,又道:“听说人民军在西北按人口重新分地,把地主家按人口以外的地都收公了。还枪毙了些有血债的地主恶霸,镇压了些土匪、闹事的回子。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感觉那里治安还算安定,平民百姓也能有口饭吃了。”

    “子桥兄,你说,要是你想法把几百万灾民转移到人民军那边会怎样?”阎锡山思索着问道。

    朱庆澜心中一惊,还以为阎锡山看出了个中究竟,忙瞪眼说道:“我说百川,你可莫害我我要是向西边转移灾民,南京那里一定有人会给我按个‘私通乱匪’的罪名”

    “若是南京那边也同意子桥兄向西北大量转移灾民呢?”阎锡山笑吟吟地继续问道。

    “这怎么可能?堂堂中央政府会同意我向‘乱匪’那边转移人口?那不是变相资敌吗?百川喝了点酒就说醉话?”明白阎锡山不清楚内情,朱庆澜也安下心来,不以为意地笑着摇头。不管阎锡山是不是有意试探,朱庆澜都不想轻易接这个话。

    “子桥兄有所不知啊。”阎锡山叹了口气,又自顾解说道,“自南京政府成立至今,国内连年战乱,加上多年天灾,中央早就债台高筑了,用寅吃卯粮来说都是轻的。听说前年秋天的时候,宋子文就因反对蒋某人的财政政策,两人争吵之下,宋又吃了蒋的一记耳光,才愤而辞职的。

    这两年,中央又为剿灭共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虽然把共党驱离了江西,可中央财政也快要崩溃了。这也是为何中央今年一定要力推货币改革的根本原因。

    就目前来说,从中央到地方,财政上都拿不出资金或物资来赈济灾民。子桥兄若是能把大量灾民转移到西边安置,将这个大包袱甩给人民军去背,南京的汪某人、蒋某人感激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

    在阎锡山想来,人民军所占据西北区域,远的不过4年左右,近的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人民军凭借武力掌握了这偌大区域,就算发展得再好、再快,也肯定是底蕴不足。西北地广人稀,哪怕人民军控制了保德华美工业区,又利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在西北境内大搞交通建设,可要想利用这些资源真正发展起来,没有个10年、8年的周期肯定是办不到的。而等保德那边的美国、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撤离后,恐怕人民军连掌握有关工业运做的技术人员都找不到。届时,别说发展,能不滑坡后退就不错了。

    现在把大量灾民转移到西北,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西北未来发展的潜力,可实际上不但使南京当局甩掉了中央和地方省份的包袱,还增加了西北的负担、消耗其积累、迟滞其发展,为南京当局将来平定西北创造有利时机。当然,西北若是忙于内部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