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com.tw,最快更新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

    杨轩离开皇宫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对于张太皇太后这个侄媳妇儿,他是同情的。

    十一年,她就从太子妃成为了太皇太后,站到了这个时代女性所能站到的最高点。

    但这份成长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痛苦的。

    级别每提升一次,就意味着亲人的离世。

    杨轩觉得,张太皇太后所经历的痛苦,快要赶上老朱了。

    同样配偶走在了自己前面,同样送走了自己大孙和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了。

    回到府里,杨轩就直接躺在了床上,他按揉着眉心,很是疲惫。

    直到小虎将饭菜送过来,他才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

    夜深,杨轩早早就休息了。

    明天他还要早起,新帝登基的第一场大朝会,京师的官员都要参加。

    他作为朱瞻基的托孤大臣,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次日,天还没有亮,杨轩就已经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便和虎子一起出了府。

    朱瞻基最后并没有对虎子动手,所以虎子现在仍然是锦衣卫指挥使。

    可以这么说,哪怕没有朱瞻基的遗旨,锦衣卫也只听杨轩的。

    来到宫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而且还有官员正在往来赶,不过只是少数。

    他们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

    嗡嗡嗡的跟苍蝇似的。

    杨轩自然不可能跟一众官员一起在这里等着,像他这种身份的大臣,是有专门的小房间等待休息的。

    杨轩在人群中找到于谦,后者见到他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因为今天的杨轩穿的是赤红色的蟒袍。

    像这种蟒袍,杨轩不止一件。

    朱棣赏赐过,朱高炽也赏赐过,朱瞻基还赏赐过。

    换着穿都已经够用了。

    朱允炆因为和杨轩爆发矛盾,没有赏赐,老朱那就是抠门。

    周围的官员看到杨轩身上的蟒袍,眼底说不出的羡慕。

    这可是前几位皇帝赏赐的,象征着极大的荣耀和恩宠。

    同时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不过知道穿蟒袍的是杨轩,哦,那没事了。

    这厮有赏赐的蟒袍,实在是在正常不过了。

    “侯爷。”于谦躬身一揖。

    “别在外面站着了,跟我去里面吧!”

    杨轩单手扶住于谦,笑着说道。

    “这不合规矩!”于谦摇头拒绝。

    “别那么迂腐,正好我还有事问你。”杨轩强拉着于谦往小房间走去。

    他知道,于谦这个人有原则,这是他的优点,同样是他的缺点。

    于谦力气没有杨轩大,只能被杨轩拉着走。

    反抗无果,他也就放弃了。

    “侯爷想问什么?”于谦道。

    “问问你对朝局的看法。”杨轩说道。

    掌握着锦衣卫和暗卫这两个情报组织,朝中的局势杨轩很清楚,不需要再跟于谦询问。

    他问于谦对朝局的看法,是想看看接下来要怎么安排于谦。

    至于身居高位会不得好死?

    暂时不用考虑这个事。

    他掌权,怎么可能会动于谦?

    两人边走边聊,于谦也大概说了自己的想法,当来到小房间的时候,杨轩也想好了对于谦的安排。

    “侯爷!”

    “侯爷!”

    杨士奇等人还有六部尚书,张辅这些重臣已经到了。

    见到杨轩进来,纷纷起身打招呼。

    “坐,都坐!”

    “侯爷,请!”

    张辅已经把主位给让出来了,杨轩推脱不过,只好坐下。

    接着,张辅等人才落座。

    而于谦,则在角落坐了下来。

    在场的官员哪个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只有于谦品阶最低,只好屈居末位。

    杨轩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内阁、六部、督察院、五军都督府等各部门的头头。

    国家政策,基本上离不开这些人。

    趁着现在宫门没开,杨轩打算先和这些人聊聊,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

    毕竟今年的施政方针等都还没有定下呢。

    “在座的诸位都是朝中重臣,有些也是先帝临终前召见进行嘱托过的。”

    “老夫也就不跟大家藏着掖着了。”

    杨士奇是在场众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一了,但他比杨轩还要小。

    所以作为年龄最大的,杨轩自称老夫并没有什么问题。

    今时不同往日,杨轩在面对众人的时候,收敛了不少锋芒。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杨轩接着继续道:“陛下的登基大典刚刚结束,今日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大朝会,接下来的施政方针就要确立了。”

    “老夫久不在朝,诸位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们先交流一下,朝会上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听到这话,一众官员也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低品官员上朝基本上都是凑数的,或者就是当马前卒,当炮灰的。

    朝局的走向,大明未来的发展,也只有这里的众人,有资格参与。

    见没有人先开口,杨士奇不想落了杨轩的面子,便当了这第一人。

    “既然诸位都没有想好,那杨某就先说说自己的愚见。”

    在登基大典宴席上的时候,内阁和杨轩的关系就已经缓和,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杨阁老在朝多年,若所说为愚见的话,那让在场的诸位还怎么开口?”杨轩笑着打趣了一句。

    “还请杨阁老大胆的说。”

    闻言,杨士奇笑笑,开口说道:“先帝刚刚驾崩,陛下又年幼,依杨某之见,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朝局稳定。”

    “不宜大动干戈。”

    “先帝在世时曾下令让各省调兵整训,并筹集辎重粮草……”

    以杨士奇的智慧,自然是看出了朱瞻基准备打仗。

    现在提出这个,自然是想让各省的军队回归原驻地。

    听完杨士奇的话,杨轩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张辅:“英国公,杨阁老的话,你怎么看?”

    闻言,张辅想了想,道:“既然军队已经调集了,那干脆就来一场大的整训。”

    “去年随先帝北巡,与瓦剌交战,明显能感觉到我大明的军队这些年太过安稳,而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以至于战力有所下滑。”

    “若军队孱弱,如何能保证大明的安危。”

    “居安要思危!”

    杨轩轻轻点头,同样没有发表意见。

    接着又看向其他人,让他们继续说。

    督察院,六部依次发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